曹世瑛:电影文学剧本《佤山情》

来源:台词网(TaiCiWang.COM)发布时间:2014-04-28

电  影 文 学 剧 本
 
­   佤山情
 
 
         编剧  曹世瑛 文天禄 孔德荣 杨兆模
 
 
                             二0一三年六月
 
  
 
 
 
剧情简介
 
佤山情 佤山风情 佤山年轻人
 
 本剧围绕几对佤族男女青年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种种情感纠葛故事的描写,反映了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事业,展示了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巨大变化,塑造了一批脱贫致富、积极进行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形象。
 
 
 

 
作者简介
 
曹世瑛,男,49岁,中共党员,昆明理工大学科技产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普洱市孟连县第六、七批新农村指导员。曾创作过《南腊河之歌》、《凋零的山茶》等反应傣族、彝族题材的电影文学剧本。
文天禄、孔德荣、杨兆模,影视剧编剧,三人合作的代表作品有电视文学剧本《状元神医兰茂》(54集,2007年)、《彩云天下路》(43集,2012年),均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人    物    表
 
岩  顶 男,佤族,23岁,全国民运会摔跤冠军,先在上海打工,后为佤山橡胶公司董事长,兴隆乡英赛村村主任
岩  标 男,佤族,25岁,中共党员,退伍军人,先在上海打工,后为九重天咖啡生产合作社社长,兴隆乡英赛村党总支书记
叶  花 女,佤族,20岁,岩顶未婚妻,兴隆乡团委书记
叶  青 女,佤族,22岁,岩标妻,先在上海打工,后为普洱茶种植能手
田  俊 男,汉族,40岁,中共党员,高原大学处长,兴隆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英赛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岩  水 男,佤族,51岁,中共党员,英赛村总支书记、主任
顾阿娟 女,汉族,40岁,上海爱丽丝集团公司董事长
邝老板 男,汉族,50岁,珠海某集团公司董事长
叶  紫 女,佤族,19岁,孟连宣抚司署陈列馆解说员,神鱼节神鱼公主
李志华 男,哈尼族,39岁,中共党员,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县委副书记
陈  忠 男,汉族,52岁,高原大学热作学院副教授,兴旺乡田心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阿  爹 男,佤族,50岁,岩顶之父,前英赛生产队队长
叶花爹 男,佤族,56岁,叶花之父,前英赛生产队支部书记
岩  干 男,佤族,35岁,英赛村村民
 

 

1、野外,清晨。
      【画外背景音乐《普洱之恋》悠扬、抒情】
崇山峻岭,云雾缭绕,茂密的森林,茫茫的竹海。
云雾中跳出片名:
               《佤山情》
从北向南流淌的南卡江。
    南卡江大桥的一端,雄伟的海关楼上,国徽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孟连口岸”十一个大字金光闪闪。

2、山梁上的月亮广场,白天。
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广场的四周,还不断地有人群到来。
两条大红布标上分别写着:“热烈欢迎佤山英雄——全国民运会摔跤冠军岩顶胜利归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同前。
广场的一端,咋一看,是四棵巨大的大榕树,仔细看时,却见四棵大树竟是
连体的!这是典型的“独树成林”、有名的“月亮树”,有“天下第一树”之称。
    在彩旗飘舞的树下,有几张红布铺盖着的桌子,算是主席台。
主席台前,一群佤族男女青年正跟着音箱里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在跳舞。

4、同前。
广场另一端的一棵树下,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的佤族青年正在将一头威武雄壮的大黄牛栓在树干上。他就是岩顶。
站在不远处围观的人群中,佤族盛装少女、主持人叶花对着无线话筒在叫:
“岩顶,拴牢一点!”
岩顶回头看了一眼叶花,大声地:“放心吧,叶花,错不了的!”
岩顶拴好牛,刚回到人群前,一对穿着时髦的男女青年就走过来向他打招呼,岩顶立刻迎上去:“你好,标!青!你们都来啦?”
岩标:“今天来的人太多,路上拥挤,刚刚才到。”
叶青:“顶大哥,我们今天就是冲着你这全国摔跤冠军来的!”
岩标:“岩顶,你妈你爹呢?”
岩顶手往人群中正笑得很开心的一对壮年夫妇一指:“喏,在那里。”
岩标:“好,你忙着。我过去看看他们。”

5、同前。 
广场右侧,一位傣族老波涛在吹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一群小卜少围
着他在翩翩起舞。一个佤族少女搀扶着一位70多岁的佤族老太太也来参加剽牛活动。
老太太:“叶紫姑娘,我就站在这里看,不用你招呼了。你也去跳舞吧!”
叶紫:“不!我要一直陪伴着你。田指导交待过,今天来的人太多,要我招呼好你老人家的安全。”

6、同前。
    广场左侧,一群人围作一圈,看几个拉祜族姑娘跳歌。。
    叶花爹、妈等几个老人和一个男青年在议论。
叶花妈对男青年:“岩干你说,今天的剽牛王子会是谁?”
    叶花爹迫不及待:“哼,还有谁?老魔巴呗!”
    岩干:“那不一定,岩顶他们两个中的一个也很难说。要是老魔巴一镖就能
把牛镖翻,那我们寨子今年,嘿嘿,今年……”
    岩干见叶花过来,忙凑上去问:“叶花姑娘,岩顶什么时候娶你呀?”
    叶花微笑地:“不知道。你去问岩顶吧!”

7、野外,上午
崇山峻岭中,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一辆小车正在疾驰。
车里,坐在后排左边的孟连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县委副书记李志华对坐在驾驶员旁边的兴隆乡乡长和坐在自己旁边的兴隆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田俊道:“乡长、田队,这次挂县包乡联户工作有没有联户到英赛村?”
乡长:“有。按照市和县的要求,田队长在英赛村选了两户贫困群众。”
田俊:“两户都是五保户,生活很困难。”
李志华:“要抓好联户工作。领导直接联系贫困农户是群众工作的一种创新,但有没有实效,就要看你们具体是怎么做了。”
乡长:“是。请领导放心!”
田俊看着李志华:“李总队,佤族的剽牛活动和你们哈尼族的长街宴都是标志性的民族活动啊!”
    李志华:“镖牛我还没见过。听说很有点神秘色彩呢!”
乡长转头道:“是的,佤族剽牛是我们很隆重的一个民俗活动,……”

8、月亮广场,白天,外。
离神牛不远的地方,岩顶和另一位剽牛手已经分别站在了老魔巴旁边,只见他们赤着胳膊,头扎红巾,手握梭镖,标锋在太阳照耀下闪闪发光。在他们的身后,摆着一个巨大的木鼓,木鼓后站立着三位佤族青年,他们都拿着敲木鼓的棒錐。旁边还有拿着各种打击乐器的佤族小伙子。
只见岩顶呆呆的,好像在想什么——

9、岩顶家,晚上,内。
这是一座老式的佤族杆栏式小木楼。
楼上的房间里,正面墙上麂子脚挂钩上分别挂着佤族“三件宝”——弩、刀、一支空挂钩。
左边顶墙角的地板通铺上,有三个木枕头并三床叠起的被子。
右边顶端则例外地隔出了一间小屋,里面有桌子和一张床,而且还挂着蚊帐。
岩顶正伏在桌子上写着什么,叶花拿着一个红布包“咚咚咚”地跑进来。
岩顶抬头转身,微笑地:“花,你来了?这里坐!”
叶花将红包藏在身后:“顶哥你猜,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岩顶:“哦,带什么来了?让我来猜猜。”
岩顶边说边站起走过来,伸手就去叶花身后要拿东西,叶花身子一侧,躲过了一边。岩顶又向那边去抢,叶花则又侧向了另一边。岩顶刚伸出双手要拦腰抱住叶花时,叶花迅速跑开了,岩顶和叶花大笑着在屋里追跑起来。追了两圈,岩顶终于逮住了叶花一只袖子,并趁势将叶花抱在怀里。
岩顶热烈地亲吻着:“我叫你跑,我叫你藏!”
叶花挣脱了岩顶:“你站住,脸背过去!”
岩顶顺从地站住并背过脸去。 首发经典台词大全网(Www.73333.Cn)

叶花迅速地将布包一层层地打开,拿出一件背面绣有佤族英雄标志的黑底白牛头彩边背心,从头上给岩顶套穿好,这才叫岩顶转过身来。
岩顶:“哎呀,这太漂亮、太好看了!”
叶花:“顶哥,这可是我花了三个月时间,一针一线地绣出来的!”
岩顶:“辛苦你了,我的花!”

10、月亮广场,白天。
一阵热烈的锣鼓声将岩顶从回忆中惊醒,当他抬头往主席台看时,只见乡长陪着李志华、田俊等正走到主席台后坐下。
叶花站在主席台一侧:“各位领导,各位父老乡亲们,你们好!(掌声)牛是我们佤族人民崇拜的图腾标志,剽牛是我们佤人的传统习俗,借以祈祷神灵保佑我们幸福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掌声)现在,特为欢迎佤山英雄、全国民运会摔跤冠军岩顶胜利归来而举行的剽牛活动正式开始!请魔巴(祭司)主祭!”
霎时,全场一片肃静,所有的目光一下子都投向了拴牛处,
只见老魔巴庄重地走了出来,端着盛满水酒的竹筒和米花,边走边泼洒,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咚、咚、咚”的木鼓声响起,魔巴和另两个剽牛手跳起了剽牛舞,动作严肃庄重。
魔巴边跳边唱着祝词,祈祷平安,一边还将米花向牛抛洒,祝福这头即将归西的牛王。
魔巴念毕,与岩顶和另一位剽牛手从旁边一位佤族青年捧着的木盘上各端起一碗酒来,仰天一口喝干,三人依次奔到大黄牛身旁。
在热烈的锣鼓声中,剽牛开始。魔巴第一个将梭镖戳向牛的前膀与肋骨之间,另两个剽牛手也相继出手。
只听见“好”的一声呼叫,大黄牛已摇晃不稳。
魔巴上前轻轻一剽,大黄牛侧身向左倒地,
岩顶松开握着梭镖的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广场上爆发出了一阵“哦,哦——江三木落!”“哦,哦——江三木落!”的欢呼声,所有的人都狂欢、跳跃起来。

11、同前。
主席台中间,李志华正在讲话:“岩顶夺得全国民运会摔跤冠军,是我们全县各民族人民的光荣!乡亲们,岩顶他不容易呐,通过全县比赛、全省比赛,最后在全国比赛中夺魁。他靠的是什么?是勇于拼搏的精神!我们要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容易吗?不容易!我们靠什么?也要靠这种勇于拼搏的精神!……”
广场上掌声雷动,锣鼓喧天,……

12、岩水家,白天,内。
一座佤族杆栏式小楼,房间里的桌子上,电视机正在重播剽牛活动的情景。
藤篾沙发上,田俊和岩水便喝茶边谈。岩水身材瘦弱,神色凝重。
岩水:“田指导员、田队长,……”
田俊:“哎呀主任,你就别老是队长、队长的了,叫我田俊或者小田就好!”
岩水:“这怎么行?你是堂堂处长,又是我们兴隆乡党委副书记、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正儿八经是我的上级领导嘛!”
田俊:“不,在英赛村,我就是一个指导员。以后请主任一定不要再这样客气了,好不好?”
岩水:“好好好,不客气,不客气。”
田俊:“主任你想过没有,咱们阿佤山地理、气候、资源条件都不错,为什么大家还这样贫困?”
岩水:“想过,就是你在总支委员会说的那话,咱边疆少数民族穷就穷在思想观念上。你看,好多县、乡干部都只想着我们这里是边疆,只要住在这里,守着国门就是大贡献了。建设是内地的事,他们建设、发展了,就该拿钱来养活我们。”
田俊:“还有,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现代大农业,土地必然要集中,劳动力必然要大量离开土地,实行转移。但村民们还在迷恋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生活方式,内地30年前就解决了问题,这里还没有解决。这种思想观念不转变也不行。”
岩水深情地,“小田,你的任务很艰巨啊!”
田俊:“转变观念的任务确实很艰巨,但我有信心!”
岩水:“小田,按照你帮我们制定的英赛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咱们农民增收的主要办法是发展橡胶、咖啡、茶叶种植,并使之产业化。这当然好,可村里没有一个榜样,没有人先做出个示范,大家是不会干的。佤山农民相信的是吹糠见米啊!”
田俊:“你说到了点子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有一批带头脱贫致富、带头搞农村改革的人。”
岩水:“到哪里去找这样一批人啊?”
田俊:“主任,办咱们村的事,咱们还能到哪里去找带头人呢?只能在本村找,在本村培养啊!”
岩水:“反正我是不行了,说年纪大呢也不算太大,主要是这,这病,……”摇了摇头,“哎,我也太不争气了,……”

13、岩标家,白天,内。
房间内的左顶角落也是一溜通铺,但通铺的右手边则有一笼蚊帐挂着。
岩标正在房间的一角打隔墙。
岩标妈:“我说标儿,不用麻烦了。咱们佤族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这样一家人睡大通铺过来的。”
岩标:“妈,你就别管我们了。我和叶青到昆明打工,到上海打工,也去过不少同事家。哪见过一大家子人都睡在一张大通铺上的?”
叶青:“妈,你看人家岩顶,还没有结婚就单独住在自己的小房间里。难道岩标我们夫妻还要睡在你们老人家身边吗?这种睡觉法应该改改了!”

14、月亮树下,夜,外。
    月光照耀下,岩顶和叶花手拉手,边走边谈。
叶花:“顶哥,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呢。”
岩顶:“为什么?”
叶花:“因为这次参加民运会的姑娘一定很多。”
岩顶:“当然,各民族的,太多了!”
叶花:“你是摔跤冠军,又相貌堂堂,哪一个美女不追捧啊?!”
岩顶:“追捧的美女确实很多很多,可我心里只有我的花。”
岩顶说着,就一把将叶花搂在怀里,边拍打边说:“花,我们结婚吧!我这次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同你结婚。第二呢,也不再到上海打工了,我要同你一样,在边疆建设新农村!”
叶花:“好!那你就快点让你爹妈到我家来提亲!”

15、岩顶家,白天,内。
房间里,岩顶正和阿爹说话。
岩顶:“阿爹,你就忍忍气,叫叶花家“喝小酒”吧!”
阿爹:“不行!叶花她爹还没向我认错呢,我怎么能到他家去提亲?”
岩顶:“哎呀,不就是那年打猎,大家说好了,你的枪法最准,看到猎物后,由你开第一枪。叶花她爹抢先开了枪,而且没有打个眼对穿,把麂子皮打烂了。多大点事,老盯着人家不放?”
阿爹:“这不是小事。咱阿佤人打猎的规矩不能改、最讲信用这一条也不能改!”
岩顶:“爹,我说你同叶花她爹都是本族兄弟,这一点子事就算了,都快二十年了嘛,还记着干什么。你和我阿妈赶快去叶花家提亲……,”
阿爹迫不及待:“不可能!叶花的爹不来向我认错,我永远不会去他家提亲的!”

16、叶花家院子,白天,外。
    柱子上栓着一头老牛,叶花爹一边给牛添加草料一边亲切地抚摸着牛脊背。
叶花妈大声地:“岩顶这样的好小伙子,难道你不喜欢?”
叶花爹:“岩顶小子性情刚烈豪爽,真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我要不喜欢,叶花能经常跑到他家去吗?那不早就被我打断腿喽!”
叶花妈:“那你就装不知道,也别在家里。我让姑娘传话过去,让岩顶父母“办小酒”,早点让他俩把婚结了算了。”
叶花爹嗓门很大:“不行!别说他不会来,来了我也不准他进门!”

17、村委会小楼,清晨,外,内。
一位村民小组长急匆匆地跑上小楼,来到第三道门前,抬手就敲:“田指导,田指导!”
屋内,田俊还在睡着,突然被惊醒。他侧耳一听,门外又响起了喊声:“田指导,田指导!”
田俊一翻身坐了起来,边穿衣服边问:“岩扁(bia)啊?有什么事?”
岩扁:“田指导,不好啦!昨晚下大雨的时候,山体滑坡,把我们村的水沟又埋断了,村民们没有水喝,等着栽秧的800亩水田也没有水栽秧了,今年的日子怎么过啊?”
田俊边扣衣扣边开门:“昨晚滑坡啦?”
岩扁:“是的,跨下了天大地大的一堆土,把我们的水沟全埋啦!”
田俊:“走,你带我看看去!”

18、山上,清晨,外。
    半山坡上,因为夜间才下过雨,到处都是烂泥巴。好几个村民站在那里,面对一个巨大的新土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田俊对岩扁:“走,叫大家都回村去。我同你一起动员大家,马上来挖水沟!”
众村民:“又挖水沟?”

19、村民小组长家院子,白天,外。
大院里,村民们站得满满的,议论纷纷:
“昨晚上的雨太大了!”
“水沟埋断了,我们的吃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到山那边背呗(běi)!”
“到那么远的地方背水吃?”
岩扁:“乡亲们,我们村民小组的水沟被山体滑坡埋断了,吃水、栽秧的水都没有了,怎么办?大家只有先到山那边背水来吃。至于栽秧的水嘛,大家都不愿挖沟,那就只有等我和村长、田指导商量一下再说。”
村民们一下子闹开了锅:
“哎呀,那么远的地方,泥滑路烂的,怎么背啊?”
“多少年都不兴背了,背不来!”
岩水:“乡亲们,既然水沟被埋了,大家没有了水喝,不背怎么行?不喝水啦?”
“太远了,背不回来!”
“山上路也没有,怎么背呀?”
“有田指导在,请政府解决!”
田俊:“乡亲们,大家要吃水,鸡猪牛羊也要吃水,大家还是早一点去背吧!农田栽秧的水,我们再想办法。”

20、某村民家,白天,内。
厨房里,老阿妈在火塘前烧火煮饭。其儿子进来用木瓢到水桶里舀水,但没有水了。
儿子:“阿妈,我要点水洗把脸。”
阿妈指了指墙角处的盆:“那是洗菜的水,你舀一小瓢洗吧”。
儿子舀了水就要倒在毛巾上。
阿妈急忙地:“等等,”马上拿了一个小盆过来,“倒吧,我接着。”
儿子:“洗过脸的水,还接了干什么?”
阿妈:“喂猪、喂牛呗。不接着,它们还不渴死掉?”

本文《曹世瑛:电影文学剧本《佤山情》》由中国大陆最受欢迎的【台词网(TaiCiWang.COM)】整理收集,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并推荐给您的朋友,谢谢您的访问! 欢迎热心网友投稿,投稿邮箱:mail@taiciwang.com